?臥式拉力試驗機作為精密檢測設備,其維護保養直接影響測試數據的準確性和設備使用壽命。以下從日常清潔、關鍵部件維護、定期校準、環境控制及故障預防等方面,詳細介紹具體維護保養方法:
?

一、日常清潔與基礎維護
整機清潔
每日測試結束后,用干燥軟布擦拭主機框架、控制面板及夾具表面,清除樣品殘渣(如金屬碎屑、塑料碎片)、油污或灰塵,避免雜質進入傳動系統。
對于夾具縫隙中的殘留物,可用毛刷或壓縮空氣清理(禁止用水直接沖洗電氣部件)。
導軌與傳動部件潤滑
每周對水平導軌、絲杠等滑動部件進行潤滑:
先用干凈抹布擦去舊油及污漬,再涂抹專用潤滑油(如鋰基潤滑脂,避免使用機油等易吸灰的油脂);
潤滑后手動移動橫梁,確保油脂均勻分布,減少摩擦磨損。
注意:絲杠若為封閉式結構(如帶防塵罩),需定期檢查防塵罩是否破損,防止灰塵進入內部。
二、關鍵部件專項維護
1. 夾具系統
夾持面檢查:每次使用前檢查夾具齒面(如咬合式夾具)或接觸面是否磨損、變形,若有打滑痕跡,需用專用工具修復(如銼刀修整齒面),嚴重磨損時及時更換夾具,避免樣品夾持不穩導致測試誤差。
連接緊固:每周檢查夾具與主機的連接螺栓是否松動,用扳手按規定扭矩擰緊(參考設備說明書,一般為 20-30N?m),防止測試時夾具脫落。
氣動 / 液壓夾具維護:若為氣動夾具,需定期檢查氣管接頭是否漏氣,每月清潔過濾器并添加氣動潤滑油(防止氣缸銹蝕);液壓夾具則需檢查油管是否老化,液壓油是否充足(油位低于刻度線時及時補充同型號液壓油)。
2. 測力系統(傳感器與數據傳輸)
傳感器保護:禁止敲擊、碰撞拉力傳感器(精度核心部件),安裝 / 拆卸樣品時避免傳感器受力過大(不超過量程的 120%)。
線路檢查:每月檢查傳感器數據線是否有破損、接頭是否松動,若接觸不良需重新插拔并固定,避免數據傳輸中斷或波動。
防潮防塵:傳感器及接線盒需遠離水源、腐蝕性氣體,可在周圍放置干燥劑(如硅膠),防止內部元件受潮短路。
3. 驅動系統(電機與傳動機構)
電機運行監控:測試時注意電機運行聲音,若出現異響(如摩擦聲、尖叫聲),立即停機檢查,可能是電機軸承磨損或齒輪嚙合不良,需聯系專業人員檢修。
伺服系統維護:對于伺服電機驅動的設備,定期(每 3 個月)檢查伺服驅動器散熱風扇是否正常運轉,清理風扇濾網灰塵,避免過熱導致驅動故障。
液壓系統維護(液壓驅動機型):每半年檢查液壓油的油質和油位,若油液渾濁、有雜質,需徹底更換并清洗油箱;同時檢查液壓泵是否漏油,密封圈老化時及時更換。
三、定期校準與精度保障
測力系統校準
校準周期:按國家標準要求,拉力傳感器需每年由第三方計量機構校準一次,日??擅?3 個月用標準砝碼進行簡易自檢(如用已知重量的標準塊測試,誤差需≤±1%)。
校準方法:通過設備自帶的校準程序,逐步加載標準砝碼,記錄顯示值與實際值的偏差,若超差需重新標定(由專業人員操作)。
位移精度校準
每月用激光干涉儀或標準刻度尺檢查移動橫梁的位移精度(如設定移動 100mm,實際位移誤差應≤±0.5mm),若偏差過大,需在控制系統中進行參數修正。
四、環境控制與存放要求
運行環境
溫度:保持在 20±5℃(避免劇烈溫差,防止金屬部件熱脹冷縮影響結構精度);
濕度:控制在 40%-65%(濕度過高易導致金屬銹蝕、電路短路;過低則易產生靜電,干擾電子元件);
遠離振動源(如沖壓設備、大型風機)和強電磁場(如電焊機、變壓器),必要時安裝防震墊或屏蔽裝置。
長期存放
若設備停用超過 1 個月,需斷電并覆蓋防塵罩,夾具拆卸后單獨存放于干燥盒內(涂抹防銹油);
每 3 個月通電運行 30 分鐘,防止電容老化、電機受潮。